

聚焦分级约谈,拧紧责任链条。建立“市县联动、分层警示”约谈机制。县(市、区)局对单批次不合格主体开展现场集中约谈,市级采取“主会场+分会场”模式对连续两年不合格及年度多批次问题企业重点约谈。通过通报抽检整体情况、逐项剖析不合格项目(如农药残留超标等典型问题)、点明企业主体责任缺位环节,形成震慑效应。约谈明确“三个从严”要求(问题整改从严、进货查验从严、违法处置从严),组织签订《食品安全责任承诺书》92份,推动食品销售主体立行立改、举一反三。
聚焦靶向培训,提升防控能力。实施“分层施教+精准滴灌”培训计划。县级层面围绕《食品安全法》《食用农产品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针对检查发现的进货查验缺失、标签标识不规范等共性问题,开展案例式教学,指导食品销售主体建立风险自查清单92份。市级创新“三单三标”工作法(供货商清单明溯源、自查记录单防风险、温度记录单保安全;散装标签保障知情权、特殊食品标识促规范、禁售酒标识保护未成年),组建专班开展“集体培训”“送教上门”25次,发放“三单三标”相关资料400余份,实现“一企一策”精准帮扶。
聚焦动态调级,构建长效闭环。推行“递进监管+风险分级”模式。市级对2批次及以上不合格企业开展“四不两直”飞行检查,发现并整改风险隐患27个。实施动态风险分级管理,将抽检不合格且受行政处罚的92家企业纳入食品综合监管平台进行风险等级调整,提升监督检查频次。同步完善“检查-整改-复查”数据链,通过食品综合监管平台抽查验证整改成效,形成监管闭环。
截至目前,全市2024年度及连续两年抽检不合格食品销售主体整改完成率达100%。下一步,宣城市市场监管局将持续深化“检管联动”机制,推动食品安全治理从“事后处置”向“事前防控”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