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人谈“碳”色变,认为碳水是肥胖的元凶;有人却离不开它,毕竟它能提供满满的能量。
但其实,碳水化合物也分好坏,它们对健康的影响大不相同。
今天,陕西疾控带您一起揭开好坏碳水的神秘面纱。
一、认识碳水化合物
单糖
1、葡萄糖
2、果糖
双糖
1、蔗糖
2、麦芽糖
3、乳糖
寡糖
1、低聚果糖
多糖
1、淀粉
2、糖原
3、膳食纤维
碳水化合物,作为人体三大产能营养素之一,是身体的重要能量来源,大脑和肌肉活动主要依赖葡萄糖供能,它就像汽车的汽油,让身体这部“机器”正常运转。
此外,充足的碳水摄入还有助于节约蛋白质、维持脂肪正常代谢。
从结构上,碳水可分为单糖、双糖、寡糖和多糖。
在日常口语中,由于米、面等主食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较高,人们常用“碳水”指代主食,但严格来说,二者本质并不相同。
二、“好”碳水:健康的基石
“好”碳水主要来源于加工程度低、营养保留完整的天然植物性食物,具备低升糖指数(GI)、高膳食纤维、高营养密度的特点。
它们就像是细水长流的能量供应站,消化吸收较慢,能持久稳定地供能,避免血糖快速大幅波动,从而有助于降低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风险。
1、全谷物:就是好碳水的典型代表,像糙米、全麦粉、燕麦等,它们保留了完整谷物的胚乳、胚芽和麸皮,富含B族维生素和膳食纤维。
2、薯类:如土豆、红薯、芋头、山药等也不逊色,相同热量下,薯类比米饭饱腹感更强,还能延缓血糖上升,补充精米白面缺乏的维生素C、钾、β胡萝卜素等 。
3、杂豆:其中B族维生素含量较高,且富含钙、钾、镁等矿物质,与米面搭配食用,能实现蛋白质互补,营养升级。
4、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也是好的碳水来源,不过要注意适量食用,糖尿病患者更要优选低升糖指数的水果。
三、“坏”碳水:健康的隐患
“坏”碳水多为精加工或大量添加糖的食品,虽然好吃且容易让人上瘾,但其营养价值低,几乎只提供能量,升糖快,易引发血糖骤升骤降,导致“过山车式”的饥饿感。
由于饱腹感差,人们很容易进食过量。长期大量食用,会增加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风险。
1、精制谷物:是坏碳水的常见类型,白米饭、白面包、白面条等在加工过程中损失了绝大部分的膳食纤维、维生素,营养大打折扣 。
2、甜饮料和甜品:同样“暗藏危机”,奶茶、果茶、蛋糕、甜甜圈等,含有大量添加糖,不仅热量高,对健康更是百害而无一利。
四、合理摄入,吃出健康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每天碳水提供的能量应占总能量的50% - 65%。
这意味着,我们既不能过度戒断碳水,也不能毫无节制地摄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遵循“多好少坏”的原则。
增加全谷物、薯类、豆类、水果的摄入,用糙米饭代替白米饭,用全麦面包代替白面包,每天保证足够的蔬菜和水果。
减少精制谷物、甜饮料、甜品等高糖、高脂肪、高热量食物的摄取,让身体远离慢性疾病的威胁。
陕西疾控温馨提示:
碳水化合物并非洪水猛兽,
关键在于优选好碳水,
控制总量,搭配合理,
碳水就会成为我们健康的好伙伴,
就能为健康加分。
稿件来源:健康教育与促进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