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艳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支持辽河流域粮食主产区发展绿色种养循环农业的建议收悉。经商财政部、生态环境部,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强顶层设计和规划引导
近年来,农业农村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中央财政支持下,多措并举,综合施策,加快推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一是加强种养结合规划引导。坚持种养结合原则,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十四五”全国畜禽粪肥利用种养结合建设规划》,指导各地强化“以地定畜”。印发《关于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标准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畜禽养殖场(户)粪污处理设施建设技术指南》、《关于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计划和台账管理的通知》等指导性文件,指导各方逐步完善畜禽粪污处理和还田利用标准,督促养殖主体整体提升畜禽粪污处理设施配套建设水平,从源头上减少畜禽粪污产生量,在过程中强化液体粪污科学规范处理,利用端积极探索畜禽粪肥还田利用全链条监管路径。二是依法推进土地集中连片经营。引导土地集中连片经营要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好农民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规定,土地流转遵循依法、自愿、有偿原则,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迫或阻碍承包方流转土地经营权。三是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深入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大力培育家庭农场,规范和提升农民合作社。围绕绿色农业、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主题,宣传推介全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典型案例,引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因地制宜探索绿色发展模式。四是大力推广有机肥。2017年以来,农业农村部先后实施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以畜禽粪污、农作物秸秆等有机废弃物资源为重点,集成推广“有机肥+N”、“农家肥+N”等技术模式,推进有机肥、农家肥部分替代化肥。在高标准农田实际建设过程中,指导各地结合实际合理确定项目建设内容,优先开展田块整治、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输配电等农田基础设施工程建设,补齐田间设施短板弱项。在此基础上,结合日常农业生产加强土壤改良培肥,持续提升耕地地力。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持续加强顶层设计和规划引导,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二、关于建立生态补偿与环保约束机制
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入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持续推动养殖业污染防治,促进农业绿色低碳发展。一是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生态环境部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深入推进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建设,指导地方实践。贯彻落实《关于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的意见》,推动出台《生态保护补偿条例》,制定推进生态保护补偿2024年重点任务。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开展生态综合补偿试点,支持一批试点项目,联合国家统计局等部门印发《生态保护补偿统计指标体系》。总结一批生态保护补偿典型案例,在生态环境部“双微”和中国环境报累计发布15个典型案例。二是加大科技支撑。在“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循环经济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中部署“种养产业集聚区多源种养废物耦合利用集成技术及示范”、“乡镇分散式有机固废多途径低碳处理技术与装备”等项目,并通过国家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推动已有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会同相关部门强化监管体系建设。一是持续开展生态保护补偿,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持续开展生态综合补偿试点,督促指导地方加快推进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任务实施。二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动重点专项项目标志性成果产出,加强生态环境领域重大科技需求凝练,推动“十五五”相关科研项目部署。开展生态环境领域科技成果转化战略研究,构建全链条的成果转化服务体系。三是指导地方聚焦由农业面源污染导致氮、磷等污染问题突出地区,开展农业污染调查、监测和评估,推动系统治理。强化畜禽养殖环境监管,继续运用遥感等手段识别监测畜禽养殖污染突出等问题,推动散养密集区因地制宜建立畜禽粪污收运利用系统。
感谢您对我部工作的关心,希望继续对“三农”工作给予支持。
农业农村部
2025年8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