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来,省市场监管局聚焦“食品生产产业特色、集中交易市场、低价高风险食品、散装销售高风险食品、网红食品与新业态、抽检不合格与投诉举报突出品类”6个方面,严查“两超一非”、侵权假冒、虚假宣传、生产销售“三无”“山寨”食品等违法行为;穿透行业潜规则,形成治理图谱;按照“主动出手监测识别风险,主动出手开展专项治理,主动出手强化风险交流”组织全省深入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整治。针对顽瘴痼疾,坚持“每月一题”,先后开展散装食品销售资质合规治理、生猪产品违法添加硼砂、散装干制品销售风险排查等专题,全省同题共答,纵深推进。自专项整治以来,全省累计立案查处违法案件3656起,罚没1760万元,取缔无证生产经营商家48家,联合公安机关捣毁制假售假窝点7个,34起案件移送公安机关,抓获犯罪嫌疑人25人。
6月中旬开始,全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开展食品安全“你点我检”进农村活动,线上线下累计引导公众参与投票近5万人次,锁定农村居民关注的场所、主体和食品品种开展食品安全抽检活动,至今已完成食品抽样7193批次,已检验发现不合格94批次,均已立即依法组织核查处置,切实保障农村居民“舌尖上的安全”。
接下来,省市场监管局将继续聚焦目标任务,由表及里深入开展专项整治,着力破除一批行业潜规则,持续净化农村食品安全消费环境,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