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省开化县浙皖赣交界,南至古田山,北抵钱江源,两者遥遥呼应,兼之中间连接的生态区,由南向北涉及开化县苏庄镇、长虹乡、何田乡和齐溪镇,构成了252平方公里的钱江源国家公园。
钱江源国家公园内的八色鸫(左上)、白颈长尾雉(右上)、长柄双花木(左下)、南方红豆杉(右下)。新华社发
锦鳞在水、鲜果在林、珍禽在天、奇兽在山,是钱江源国家公园的真实写照。最新科考结果表明,钱江源共有植物2244种、大型菌物449种、动物2427种。作为我国东部重要的生物基因库,其景观和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
比如,可以与大熊猫相媲美、中国特有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黑麂。“目前,钱江源园区有500至800只黑麂,是我国野生黑麂主要集中分布区。”钱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科研监测中心主任余顺海介绍。
科研是钱江源国家公园的重中之重,全国多个科研院所和高校师生纷至沓来,在这里开展生物多样性的科学研究与保护。
除了科研人员,还有一群当地人也积极参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辅助和支持科研人员开展野外科考、标本收集和数据记录。
钱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科研监测中心工作人员在安装红外相机。新华社发
汪树龙就是其中一位。每天清晨,他都要步行来到海拔1200米的石耳山上,监测这里的动植物生长情况。汪树龙早年曾是个伐木工,他没有想到,有一天能成为大山的守护者。“我们从伐木工、狩猎者转为护林员,再到现在协助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古田山站做科研,手里的工具也从柴刀变成了GPS、巡山记录仪。”汪树龙说。
“我从小就在这片森林里长大,黄麂喜欢到哪里喝水,野猪喜欢在哪里做窝,我都知道。”因为这个特长,汪树龙主要负责红外相机的安装和取卡,“每次取卡都有不同的惊喜,看到新拍到的珍稀动物,我会非常兴奋。”
在钱江源国家公园,红外相机拍摄到一只成年雌性亚洲黑熊正带着两只幼崽遛弯觅食。新华社发
近年来,汪树龙布控的红外相机中,捕捉到的珍稀动物活动画面越来越多。“去年8月,我们通过红外相机拍到一母二孩三只黑熊同框的温馨画面,这表明钱江源园区内有稳定的黑熊种群。”汪树龙说,红外相机记录下来的只是“冰山一角”。他相信,密林之中一定有更多可爱的“原始居民”在这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