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
7月25日,《湖北省质量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经湖北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将从11月1日起施行。
作为全国第3部省级质量促进地方性法规,《条例》将湖北在质量提升、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品牌培育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上升为法律规定,为产业链质量提升提供坚实法律保障。
“在质量强链工作中,我们不断夯实质量基础保障,优化产业链供应链发展环境;强化质量技术支撑,服务产业链供应链个性需求;聚力质量要素协同,赋能产业链供应链联动提升,加快建设质量强省,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湖北省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王世荣说。
经过多年探索,湖北总结出全面推行产业链质量提升“5个一”工作法(中标机构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召开一次工作部署会、撰写一份产业调研报告、提供一份质量提升建议书、填写一张质量效益测算表、提交一份政策咨询报告),以解决困扰企业的突出质量问题为靶向,将“一链一策”“问诊”施策落到靶心处、帮在关键点,让质量技术帮扶更实在、更精准,形成“聚焦产业、找准问题、设立项目、选好机构、狠抓落实、培育品牌”的产业链质量提升总体工作格局。
湖北还以《质量强国建设纲要》为引领,依托“链长﹢链主﹢链创”协同发展机制,实施全产业链质量提升行动。湖北省光电子信息产业领域聚集院士24名,集聚产业链企业1.7万余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5200家。目前在光电子信息产业已经布局建设14个检测和中试公共服务平台,率先完成1.6Tb/s硅基光收发芯片的联合研制和功能验证,实现我国硅光芯片技术向Tb/s级的首次跨越。
安徽:全力以赴 协同推进
作为全国第3部省级质量促进地方性法规,《条例》将湖北在质量提升、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品牌培育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上升为法律规定,为产业链质量提升提供坚实法律保障。
“在质量强链工作中,我们不断夯实质量基础保障,优化产业链供应链发展环境;强化质量技术支撑,服务产业链供应链个性需求;聚力质量要素协同,赋能产业链供应链联动提升,加快建设质量强省,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湖北省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王世荣说。
经过多年探索,湖北总结出全面推行产业链质量提升“5个一”工作法(中标机构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召开一次工作部署会、撰写一份产业调研报告、提供一份质量提升建议书、填写一张质量效益测算表、提交一份政策咨询报告),以解决困扰企业的突出质量问题为靶向,将“一链一策”“问诊”施策落到靶心处、帮在关键点,让质量技术帮扶更实在、更精准,形成“聚焦产业、找准问题、设立项目、选好机构、狠抓落实、培育品牌”的产业链质量提升总体工作格局。
湖北还以《质量强国建设纲要》为引领,依托“链长﹢链主﹢链创”协同发展机制,实施全产业链质量提升行动。湖北省光电子信息产业领域聚集院士24名,集聚产业链企业1.7万余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5200家。目前在光电子信息产业已经布局建设14个检测和中试公共服务平台,率先完成1.6Tb/s硅基光收发芯片的联合研制和功能验证,实现我国硅光芯片技术向Tb/s级的首次跨越。
安徽:全力以赴 协同推进
新型显示产业是安徽省蚌埠市五大产业集群之一。该市着眼特色优势,聚焦机制建设、质量提升、延链补链、资源配置以及协同发展,持续发力,助推新型显示产业高质量发展。
和蚌埠一样,安徽各地也都找准自己的优势产业,强力推进质量强链工作。滁州市邀请质量专家举办质量提升公开课,引导重点产业链企业加强全面质量管理。阜阳市推动国家再生有色金属橡塑材料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安徽)62台设备纳入安徽省科学仪器共享平台,实现检测设备非营利共享。马鞍山市持续强化品牌传播能力,宝武集团马钢轨交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马钢“跑鞋”跑向全球》案例获评长三角国际品牌创新案例。
3月,安徽印发实施《安徽省重点产业质量强链行动方案》,首批围绕新能源汽车、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量子信息、人工智能4个产业开展质量强链行动。安徽也成为全国率先出台质量强链工作方案的地方。
安徽在质量强链工作中非常注重加强上下工作联动。一方面,19个重点产业中的14个产业分别由有关地市市场监管局牵头负责,各市市场监管局根据本地产业实际,主动向省局提出拟承担的质量强链产业;另一方面,充分发挥链上成员的能动性,市场监管部门担负起链长的职责,组织发动上下游企业,同时充分发挥链主企业的主观能动性,强化链式思维,全面梳理产业链基本情况和质量状况,建立产业链质量提升培训基地,推动建设新型质量管理体系,赋能产业链供应链质量全方位升级。截至目前,安徽省共有6562家企业参与质量强链行动,组建质量创新联合体49个,建设质量提升培训基地22个。
江苏:汇集众智 合力攻关
和蚌埠一样,安徽各地也都找准自己的优势产业,强力推进质量强链工作。滁州市邀请质量专家举办质量提升公开课,引导重点产业链企业加强全面质量管理。阜阳市推动国家再生有色金属橡塑材料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安徽)62台设备纳入安徽省科学仪器共享平台,实现检测设备非营利共享。马鞍山市持续强化品牌传播能力,宝武集团马钢轨交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马钢“跑鞋”跑向全球》案例获评长三角国际品牌创新案例。
3月,安徽印发实施《安徽省重点产业质量强链行动方案》,首批围绕新能源汽车、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量子信息、人工智能4个产业开展质量强链行动。安徽也成为全国率先出台质量强链工作方案的地方。
安徽在质量强链工作中非常注重加强上下工作联动。一方面,19个重点产业中的14个产业分别由有关地市市场监管局牵头负责,各市市场监管局根据本地产业实际,主动向省局提出拟承担的质量强链产业;另一方面,充分发挥链上成员的能动性,市场监管部门担负起链长的职责,组织发动上下游企业,同时充分发挥链主企业的主观能动性,强化链式思维,全面梳理产业链基本情况和质量状况,建立产业链质量提升培训基地,推动建设新型质量管理体系,赋能产业链供应链质量全方位升级。截至目前,安徽省共有6562家企业参与质量强链行动,组建质量创新联合体49个,建设质量提升培训基地22个。
江苏:汇集众智 合力攻关
以质量创新联合体为牵引,协同开展质量技术攻关,是江苏质量强链工作的创新举措之一。该省发挥龙头企业和技术机构带动作用,推动多方资源整合和跨界合作,建立技术研发、专利布局、标准研制、质量提升等协作机制,逐链成立质量创新联合体,共同推进重点质量攻关项目。
苏州市冶金产业质量创新联合体建成精品冷轧工艺工装件动态管控平台,对20家冶金产业上下游企业工业线材核心指标进行能力验证比对和专家诊断分析,形成改进方案13个。泰州市聚焦高技术船舶、生物医药等产业链,梳理形成十大重点质量攻关项目,组织90余家龙头企业、科研院所、技术机构开展攻关。连云港市聚焦化学药产业链,以企业为主体揭榜挂帅开展质量瓶颈攻关。
江苏还明确在集成电路、动力电池、工业母机等21条重点产业链和地方优势产业链,按照“链长组织、链主引领、链员协同、基础支撑、技术赋能”的要求开展质量提升行动。
江苏省市场监管部门坚持部门联动、上下协同、系统整合,以部分重点产业链为抓手,推动构建质量提升生态圈;以质量图谱绘制为基础,深入调研产业链质量状况;以数字化赋能为手段,提升链上企业质量协作水平;以“一站式”服务为载体,搭建产业链质量供需对接平台,集聚各方资源合力推进重点产业链质量诊断、质量攻关,助力重点产业链提质升级。
截至目前,江苏省市场监管部门累计走访链上企业900余家次,新成立质量创新联合体22个,完成16条产业链质量状况调查分析和质量提升方案编制并有序推进实施。
山东:点面结合 梯次推动
苏州市冶金产业质量创新联合体建成精品冷轧工艺工装件动态管控平台,对20家冶金产业上下游企业工业线材核心指标进行能力验证比对和专家诊断分析,形成改进方案13个。泰州市聚焦高技术船舶、生物医药等产业链,梳理形成十大重点质量攻关项目,组织90余家龙头企业、科研院所、技术机构开展攻关。连云港市聚焦化学药产业链,以企业为主体揭榜挂帅开展质量瓶颈攻关。
江苏还明确在集成电路、动力电池、工业母机等21条重点产业链和地方优势产业链,按照“链长组织、链主引领、链员协同、基础支撑、技术赋能”的要求开展质量提升行动。
江苏省市场监管部门坚持部门联动、上下协同、系统整合,以部分重点产业链为抓手,推动构建质量提升生态圈;以质量图谱绘制为基础,深入调研产业链质量状况;以数字化赋能为手段,提升链上企业质量协作水平;以“一站式”服务为载体,搭建产业链质量供需对接平台,集聚各方资源合力推进重点产业链质量诊断、质量攻关,助力重点产业链提质升级。
截至目前,江苏省市场监管部门累计走访链上企业900余家次,新成立质量创新联合体22个,完成16条产业链质量状况调查分析和质量提升方案编制并有序推进实施。
山东:点面结合 梯次推动
在传统产业领域,山东省潍坊市智能农机产业链聚焦钣金类零部件质量不稳定问题,由链主企业潍柴雷沃组织产业链企业参与攻关,成立8个攻关课题组进行专项攻关,确保整机可靠性提升。
在新兴产业领域,青岛市新型显示产业链在行业内首次应用轻型六轴关节式协作机器人,保证了产品生产质量。
在未来产业领域,济南市量子信息产业链建设完善量子信息技术标准体系,推进量子领域国际标准化工作,目前他们参与制定了国家标准7项、行业标准4项,在研国家标准3项。
山东在推进质量强链工作中,不仅兼顾产业领域的不同梯次,还通过开展省试点,梯次推动质量强链。山东在争取国家质量强链试点项目基础上,从全省52条产业链中选取20条重点产业链,开展省级质量基础设施助力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试点项目,未能列入国家质量强链试点的项目列入省级试点项目,维护各市推动质量强链试点项目的积极性。
山东开展产业链供应链点线面质量联动提升。点上突破,在关键环节实现质量攻坚;线上联动,全链条质量实现协同升级;面上提升,培育质量卓越产业集群见实效。以济南市软件信息产业链为支撑的济南市信息技术服务产业集群,被认定为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以青岛市智能家电产业链、新型显示产业链为支撑的智能家电产业集群,以潍坊市动力装备产业链为支撑的动力装备产业集群,被认定为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以潍坊市智能农机产业链为支撑的智能农机产业集群,是全国总量最大、技术水平先进的农机产业基地,装备制造(智能农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河南:夯实基础 聚焦重点
在新兴产业领域,青岛市新型显示产业链在行业内首次应用轻型六轴关节式协作机器人,保证了产品生产质量。
在未来产业领域,济南市量子信息产业链建设完善量子信息技术标准体系,推进量子领域国际标准化工作,目前他们参与制定了国家标准7项、行业标准4项,在研国家标准3项。
山东在推进质量强链工作中,不仅兼顾产业领域的不同梯次,还通过开展省试点,梯次推动质量强链。山东在争取国家质量强链试点项目基础上,从全省52条产业链中选取20条重点产业链,开展省级质量基础设施助力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试点项目,未能列入国家质量强链试点的项目列入省级试点项目,维护各市推动质量强链试点项目的积极性。
山东开展产业链供应链点线面质量联动提升。点上突破,在关键环节实现质量攻坚;线上联动,全链条质量实现协同升级;面上提升,培育质量卓越产业集群见实效。以济南市软件信息产业链为支撑的济南市信息技术服务产业集群,被认定为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以青岛市智能家电产业链、新型显示产业链为支撑的智能家电产业集群,以潍坊市动力装备产业链为支撑的动力装备产业集群,被认定为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以潍坊市智能农机产业链为支撑的智能农机产业集群,是全国总量最大、技术水平先进的农机产业基地,装备制造(智能农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河南:夯实基础 聚焦重点
2023年,河南省委、省政府出台《河南省培育壮大超硬材料产业链行动方案》《河南省培育壮大尼龙新材料等27个产业链行动方案的通知》,明确重点发展7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和28个千亿级重点产业链,并向下延伸N个专精特新细分领域,打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河南省市场监管局聚焦产业链供应链质量提升,把质量提升嵌入“7﹢28﹢N”重点产业链,参与绘制产业链图谱、装备图谱、人才图谱,逐链勾勒锻长板、补短板的方向和措施,部署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清单、重点企业清单、重点园区清单、重点创新平台清单和重点项目清单。
在质量强链工作中,河南以质量基础设施支撑质量强链行动,围绕产业链发展,持续推动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建设,以质量基础设施助力产业链供应链质量提升。截至目前,该省建成或在建各类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或网络平台106个,服务企业13348家,为企业减免费用2791万元,节约成本9863万元。
同时,该省以标准河南建设引领质量强链行动,健全高质量标准体系,支持和指导该省超硬材料领域产业链上优势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如全国磨料磨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及其4个分技术委员会在河南设置秘书处,先后组织制修订超硬材料及制品国家标准21项、行业标准45项。
此外,河南还以质量品牌建设助力质量强链行动,充分发挥链主企业尤其是各级政府质量奖获奖企业在标准、质量品牌等方面的带动作用,将产业链供应链上的中小微企业纳入共同的质量管理体系,将质量理念、质量文化、质量管理模式向全产业链延伸,示范带动众多企业质量管理水平提升。
福建:标杆引领 技术赋能
河南省市场监管局聚焦产业链供应链质量提升,把质量提升嵌入“7﹢28﹢N”重点产业链,参与绘制产业链图谱、装备图谱、人才图谱,逐链勾勒锻长板、补短板的方向和措施,部署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清单、重点企业清单、重点园区清单、重点创新平台清单和重点项目清单。
在质量强链工作中,河南以质量基础设施支撑质量强链行动,围绕产业链发展,持续推动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建设,以质量基础设施助力产业链供应链质量提升。截至目前,该省建成或在建各类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或网络平台106个,服务企业13348家,为企业减免费用2791万元,节约成本9863万元。
同时,该省以标准河南建设引领质量强链行动,健全高质量标准体系,支持和指导该省超硬材料领域产业链上优势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如全国磨料磨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及其4个分技术委员会在河南设置秘书处,先后组织制修订超硬材料及制品国家标准21项、行业标准45项。
此外,河南还以质量品牌建设助力质量强链行动,充分发挥链主企业尤其是各级政府质量奖获奖企业在标准、质量品牌等方面的带动作用,将产业链供应链上的中小微企业纳入共同的质量管理体系,将质量理念、质量文化、质量管理模式向全产业链延伸,示范带动众多企业质量管理水平提升。
福建:标杆引领 技术赋能
安踏通过“6合1”质量赋能供应链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供应链链员的质量水平,实现全价值链质量赋能;宁德时代构建供应链质量赋能“134N”模型,通过内外部技术及管理专家团队对供应链合作伙伴进行全面赋能,持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质量水平;龙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制定《供应商准入流程》等相关管理机制,进一步规范供应商管理,持续推进供应链质量协同提升……这些都是福建省在质量强链工作中注重树立质量标杆、发挥链主引领创新作用的成功案例。
福建引导链主企业发挥在技术、市场、标准、质量、品牌等方面的带动作用,针对区域重点产业链中的质量问题清单和质量瓶颈,将链员企业纳入共同的质量管理体系。由质量技术标准、认证机构或企业内部技术机构组成的质量赋能机构,将先进质量理念、质量文化、质量管理模式向全产业链延伸,实施技术联合攻关和质量一致性管控,提升产业链整体质量水平。
福建在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赋能行动中,注重发挥质量基础设施的支撑作用,开放共享质量基础设施和应用场景,加大面向中小企业的质量和品牌服务供给,引导中小微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补齐质量、管理、标准化等发展短板。同时,优化质量科技特派员服务工作机制,通过技术指导、项目合作、科技咨询等多种方式,为全产业链质量提升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截至6月30日,福建共组织59条产业链供应链开展质量强链行动,其中省市重点产业链供应链43条,覆盖省内外供应链企业2633家,带动1071家企业进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创造经济效益17.91亿元,有力推动了福建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重庆:健全体系 激发活力
福建引导链主企业发挥在技术、市场、标准、质量、品牌等方面的带动作用,针对区域重点产业链中的质量问题清单和质量瓶颈,将链员企业纳入共同的质量管理体系。由质量技术标准、认证机构或企业内部技术机构组成的质量赋能机构,将先进质量理念、质量文化、质量管理模式向全产业链延伸,实施技术联合攻关和质量一致性管控,提升产业链整体质量水平。
福建在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赋能行动中,注重发挥质量基础设施的支撑作用,开放共享质量基础设施和应用场景,加大面向中小企业的质量和品牌服务供给,引导中小微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补齐质量、管理、标准化等发展短板。同时,优化质量科技特派员服务工作机制,通过技术指导、项目合作、科技咨询等多种方式,为全产业链质量提升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截至6月30日,福建共组织59条产业链供应链开展质量强链行动,其中省市重点产业链供应链43条,覆盖省内外供应链企业2633家,带动1071家企业进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创造经济效益17.91亿元,有力推动了福建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重庆:健全体系 激发活力
重庆市以更好发挥质量在促进企业做大做强、产业建圈强链、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为主题,全力推进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试点工作,并取得阶段性成效。
重庆立足地方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统筹传统优势产业,以制造业为重点,兼顾农业、建筑业、服务业等行业领域,启动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试点项目44个。其中,重庆市市场监管局以长安汽车、赛力斯汽车两家企业为链主,开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双链主”质量强链试点工作;以三峡电缆、泰山电缆等14家电线电缆企业为链主,开展电线电缆产业“多链主”质量强链试点工作,38个区县市场监管局因地制宜启动试点项目42个。
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重庆创新性建立“1123”质量强链工作机制(成立一个质量强链联盟,建成一个质量提升培训基地,创建业务互联及质量互促两项机制,开展企业数字化质量管理水平提升、行业技术质量问题攻坚及供应链精准溯源平台建设3项行动)。在电线电缆产业链上,重庆构建“1平台﹢1基地﹢6体系”工作机制(成立一个质量强链联盟,建成一个质量提升培训基地,建立产品可靠性标准体系、技术联合创新体系、供应商综合管理体系、人才共建共享体系、质量提升互促体系、产品集聚品牌培育体系6个体系)。
重庆还推行标准稳链、计量固链、合格评定延链,多维度强化质量强链要素,支撑强链工作协同。同时,通过党建联建、助企强链,强企护链、秘码助赢,“四链”融合、夯实基础等,全方位健全质量强链体系,打通强链工作堵点。
宁夏:靠前服务 追求卓越
重庆立足地方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统筹传统优势产业,以制造业为重点,兼顾农业、建筑业、服务业等行业领域,启动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试点项目44个。其中,重庆市市场监管局以长安汽车、赛力斯汽车两家企业为链主,开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双链主”质量强链试点工作;以三峡电缆、泰山电缆等14家电线电缆企业为链主,开展电线电缆产业“多链主”质量强链试点工作,38个区县市场监管局因地制宜启动试点项目42个。
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重庆创新性建立“1123”质量强链工作机制(成立一个质量强链联盟,建成一个质量提升培训基地,创建业务互联及质量互促两项机制,开展企业数字化质量管理水平提升、行业技术质量问题攻坚及供应链精准溯源平台建设3项行动)。在电线电缆产业链上,重庆构建“1平台﹢1基地﹢6体系”工作机制(成立一个质量强链联盟,建成一个质量提升培训基地,建立产品可靠性标准体系、技术联合创新体系、供应商综合管理体系、人才共建共享体系、质量提升互促体系、产品集聚品牌培育体系6个体系)。
重庆还推行标准稳链、计量固链、合格评定延链,多维度强化质量强链要素,支撑强链工作协同。同时,通过党建联建、助企强链,强企护链、秘码助赢,“四链”融合、夯实基础等,全方位健全质量强链体系,打通强链工作堵点。
宁夏:靠前服务 追求卓越
宁夏市场监管厅围绕“十条产业链”“七大产业基地”,开展质量强企强链强县建设,以“小省区”走出“大质量”的定力推进产业链质量攀升。
宁夏市场监管厅印发《质量基础设施助力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行动实施方案》,从实施一批质量强链工程、培育一批卓越链主企业、建立一批特色产业集群、推动一批质量基础设施提质增效4个方面明确11项任务措施。强化部门协同、上下联动,制定“产业链构成清单、质量问题清单、质量攻关项目清单”,对初创型、成长型和领军型企业分别实施对标达标、质量对比、质量创新等精准服务,对“链条填补型”企业主动“把脉问诊”,制定产业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推动全产业链标准化建设。
宁夏市场监管厅打好政策“组合拳”,引导政府和企业将更多资金投向质量攻关创新、质量管理升级、质量基础建设等,激发质量创新创造活力。自治区政府安排产业引导奖励资金2亿元,开展“推进质量强区建设工作成效突出的市县(区)”督查激励,开展卓越链主企业认定;组织对产业链质量技术共性问题揭榜攻关。今年在煤制油化工、枸杞、葡萄酒3条产业链开展试点,“一链一策”绘制产业链质量图谱。截至目前,试点产业链中共有3个重点质量攻关项目纳入自治区重大研发计划,由院士领衔专家重点攻关。
宁夏市场监管厅还坚持靠前服务,助力产业链发展壮大。在重点产业集聚区,布局20个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站,建成4个国家质检中心,其中国家枸杞和葡萄酒两个产品质检中心及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已投入使用,质量基础设施有力支撑产业链精细化高端化发展。
推动联动行动 有力有效有感
多项黑科技应用于智能马桶产品,不断提升国产智能马桶的质量水平;国产智能马桶返销日本,终结国人抢购进口马桶盖历史;5G零碳“灯塔工厂”里,机器人有条不紊地工作,没有一个工人;按照远高于国家标准、欧美标准的检测标准正开展各项指标测试……在九牧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九牧”)控股子公司泉州科牧智能厨卫有限公司,高质量的国产卫浴产品、高水平的绿色黑灯工厂、高标准的质量测试,不仅成就其智能马桶市场占有率国内第一、全球第三,更让人对国产产品的质量倍感自豪、倍增信心。
作为我国卫浴行业的知名企业,九牧还有一个重要身份——智能卫浴产业链链主。九牧所在的福建省南安市,市政府是这条产业链的链长。在链长、链主的组织引领下,链员福州锐洁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赋能机构方圆标志认证集团福建有限公司等积极参与,持续推进质量强链工作,形成了“链长组织、链主引领、链员协同、基础支撑、技术赋能”的质量强链模式,共同推动南安成为全国水暖卫浴领域最大的五金生产基地,打造出“全国3个水龙头至少1个南安造”的特色产业“金招牌”。
无独有偶。按照“链长组织、链主引领、链员协同、机构赋能”的质量提升模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以州政府为链长单位,国家大型能源装备高新技术企业集团特变电工为链主企业,联合供应商、研究机构组建质量创新联合体联合攻关,形成包含质量问题、质量攻关项目、政策工具和关键点的质量一致性评价模型,供应链原料检验合格率从95%提高到98%。
从福建到新疆,从东南到西北,全国各地正在大力推动形成质量强链工作模式,充分发挥质量在支撑产业建圈强链中的作用,着力推动我国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
在市场监管总局党组和各级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质量强链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体现了有力、有效、有感的工作要求,进一步彰显质量对产业建圈强链的支撑作用。
高位推动 质量强链推进有力
初夏5月,生机盎然。5月27日,市场监管总局质量强链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召开首次会议,市场监管总局党组书记、局长罗文出席并讲话。会议强调,质量强链是贯彻落实中央相关部署,加强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举措,是市场监管总局推进质量工作有力有效有感的具体实践,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强烈的责任担当,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共同推动这项工作取得重大标志性成果。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开展质量强链工作,“高度重视、高位推动”就是“火车头”。去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强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随即市场监管总局党组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出台指导意见,部署开展质量强链工作。特别是在财政部的支持下,设立质量强链专项。此外,市场监管总局还专门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实施项目管理办法,启动实施质量强链十大标志性项目。
此次会议之前的4月28日,市场监管总局召开了质量强链专项项目启动会,通报了质量强链专项项目中标情况,对在集成电路、量子信息等领域启动一批质量强链标志性项目进行部署。
各地同样高度重视质量强链工作,地方党委政府高位推动当地质量强链工作——
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在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指出,质量就是生命,要支持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提高生产效率;广东省省长王伟中多次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部署推进质量强链相关工作。
福建将开展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赋能行动列入福建省委书记周祖翼、福建省政协主席滕佳材共同出席的协商议政会和省政协党组上报省委建议案的重要内容。
浙江把质量强链纳入浙江省委、省政府重点工作,浙江省省长王浩在全省质量大会上部署相关工作,提出围绕打造“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大力推进质量技术联合攻关,大力实施质量强链、质量强企行动,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内蒙古自治区召开全区质量会议,自治区主席王莉霞在会议上提出,要高位推动质量强企强链强县工作。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质量强链工作,善用“有形之手”,强化政策引导、创新支撑和要素保障。
协调联动 质量强链扎实有效
今年年初,有关质量强链工作的重要文件《关于质量基础设施助力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正式出炉。《指导意见》由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5部门共同印发,充分体现了质量强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齐心协力,共同推进。
质量强链涉及方方面面,不仅需要市场监管部门的组织动员,还需要地方政府大力支持,需要各行各业、各个领域群策群力,上下联动、左右互动,以政策为纽带,社会各界、产业上下游共同发力,形成推动质量强链的合力。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市发展改革委、市经信局等部门,以北京市贯彻质量强国战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名义发布实施《关于质量基础设施助力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的实施意见》,围绕查问题、攻难关,强基础、促提升,建机制、重保障3方面部署了11项重点工作,制定了《北京市质量强链联动提升行动方案》。陕西省市场监管局、省发展改革委、省科学技术厅、省工信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6部门联合印发《陕西省质量强企强链强市三年行动方案》,聚焦重点产业全链条,绘制产业链质量攻关图谱。四川省市场监管局、省发展改革委、省经信厅、省科技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质量基础设施助力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行动的通知》,重点围绕四川省六大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聚焦省内重点产业链,深入开展质量强链行动。
截至目前,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都出台了质量强链工作方案,布局推进600多个质量强链项目,1500余家链主企业、11万家链员企业和超2000家赋能机构参与,组建质量技术创新联合体近600个。
在各方协同推进下,一大批“卡脖子”的质量难题相继被攻克。如上海光伏玻璃产业链推动大吨位、薄型化超白压延玻璃的生产,实现4项“世界第一”;航空航天材料产业链链主企业解决了复杂镁合金构件内部缺陷修复合格率低的瓶颈问题,复杂镁合金构件合格率由30%提升至85%以上;黑龙江支持链上企业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首台(套)产品50项,其中,中国一重、哈锅、齐重数控的产品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山东联合国内10余家芯片厂商,完成5大类100余款芯片的验证,助力芯片国产化替代率由8%提升至20%。
创新行动 质量强链成绩有感
素有“中国侨都”美誉的广东省江门市,是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也是海外华侨华人观察广东乃至中国的重要窗口。江门市以智能装备、轨道交通、智能家电、五金卫浴等15条重点产业链作为主引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通过政策制度保障、链主企业培育、链内质量帮扶和质检服务体系“四个抓手”,强化计量、标准、检验检测等质量要素协同,赋能产业链供应链质量全方位升级,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中国侨都”弄潮珠江。
清徐食醋,源远流长。今年以来,根据清徐县区域产业特点和食醋行业发展需求,在山西省市场监管局指导下,太原市市场监管局、清徐县人民政府及方圆标志认证集团山西有限公司以“清徐老陈醋”特色专业镇建设为契机,以清徐县食醋产业提升为目标,以清徐县食醋小微企业为抓手,开展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推动实现“帮扶一家、惠及一批、带动一片”,带动整个食醋产业质量提升,促进省级特色专业镇建设,“中国醋都”华丽蝶变。
和江门、清徐一样,各地根据自身产业发展实际,围绕本地区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确定各地质量强链项目,加强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坚持“一链一策、因链施策”,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质量协同共进、联动提升、聚合发展,系统推进质量强链工作。
在推进质量强链过程中,各地大胆探索创新,涌现出大量具有典型意义的新做法、新经验,推动当地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如重庆推出“六个一”工作法(精心编制“一份方案”、凝心共建“一个平台”、用心建设“一个基地”、尽心建立“一套体系”、暖心组建“一支队伍”和恒心打造“一批标志性成果”),协调推动链主企业发起组建质量强链联盟,着力构建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的“四梁八柱”;湖北出台《湖北省质量促进条例》,对产业链质量升级作出专门部署;广西设立质量发展专项资金,支持质量强链标志性项目整合;新疆逐链组建“三三制”质量联动提升团队,推动形成质量强链实施的强大合力。
如今,各地开展质量强链工作的成效逐渐显现,主要表现为——质量支撑能力明显增强,如青海推进盐湖产业基地标准化体系建设,制定多项国家和行业标准加速产业发展,全年生产钾肥706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77%以上;质量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如浙江省杭州市率先将政府质量奖获奖组织的首席质量官纳入高层次人才分类目录,金华市实现县(市、区)首席质量官工作站全覆盖;一大批产业链质量显著提升,如湖南全力推进工程机械质量强链行动,服务支撑工程机械产业链规上工业企业388家,行业累计培育了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7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9家;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作用显著,如海南产业发展成势提速,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22%;福建以链主带中小、以骨干带配套、以园区聚要素,协同优化链上产业生态,合力攻克光电显示产业关键技术难题,节约质量成本超3亿元。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质量强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各地正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强烈的责任担当,全力推动质量强链落地见效,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助力高质量发展。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徐建华采写整理)
宁夏市场监管厅印发《质量基础设施助力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行动实施方案》,从实施一批质量强链工程、培育一批卓越链主企业、建立一批特色产业集群、推动一批质量基础设施提质增效4个方面明确11项任务措施。强化部门协同、上下联动,制定“产业链构成清单、质量问题清单、质量攻关项目清单”,对初创型、成长型和领军型企业分别实施对标达标、质量对比、质量创新等精准服务,对“链条填补型”企业主动“把脉问诊”,制定产业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推动全产业链标准化建设。
宁夏市场监管厅打好政策“组合拳”,引导政府和企业将更多资金投向质量攻关创新、质量管理升级、质量基础建设等,激发质量创新创造活力。自治区政府安排产业引导奖励资金2亿元,开展“推进质量强区建设工作成效突出的市县(区)”督查激励,开展卓越链主企业认定;组织对产业链质量技术共性问题揭榜攻关。今年在煤制油化工、枸杞、葡萄酒3条产业链开展试点,“一链一策”绘制产业链质量图谱。截至目前,试点产业链中共有3个重点质量攻关项目纳入自治区重大研发计划,由院士领衔专家重点攻关。
宁夏市场监管厅还坚持靠前服务,助力产业链发展壮大。在重点产业集聚区,布局20个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站,建成4个国家质检中心,其中国家枸杞和葡萄酒两个产品质检中心及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已投入使用,质量基础设施有力支撑产业链精细化高端化发展。
推动联动行动 有力有效有感
多项黑科技应用于智能马桶产品,不断提升国产智能马桶的质量水平;国产智能马桶返销日本,终结国人抢购进口马桶盖历史;5G零碳“灯塔工厂”里,机器人有条不紊地工作,没有一个工人;按照远高于国家标准、欧美标准的检测标准正开展各项指标测试……在九牧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九牧”)控股子公司泉州科牧智能厨卫有限公司,高质量的国产卫浴产品、高水平的绿色黑灯工厂、高标准的质量测试,不仅成就其智能马桶市场占有率国内第一、全球第三,更让人对国产产品的质量倍感自豪、倍增信心。
作为我国卫浴行业的知名企业,九牧还有一个重要身份——智能卫浴产业链链主。九牧所在的福建省南安市,市政府是这条产业链的链长。在链长、链主的组织引领下,链员福州锐洁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赋能机构方圆标志认证集团福建有限公司等积极参与,持续推进质量强链工作,形成了“链长组织、链主引领、链员协同、基础支撑、技术赋能”的质量强链模式,共同推动南安成为全国水暖卫浴领域最大的五金生产基地,打造出“全国3个水龙头至少1个南安造”的特色产业“金招牌”。
无独有偶。按照“链长组织、链主引领、链员协同、机构赋能”的质量提升模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以州政府为链长单位,国家大型能源装备高新技术企业集团特变电工为链主企业,联合供应商、研究机构组建质量创新联合体联合攻关,形成包含质量问题、质量攻关项目、政策工具和关键点的质量一致性评价模型,供应链原料检验合格率从95%提高到98%。
从福建到新疆,从东南到西北,全国各地正在大力推动形成质量强链工作模式,充分发挥质量在支撑产业建圈强链中的作用,着力推动我国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
在市场监管总局党组和各级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质量强链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体现了有力、有效、有感的工作要求,进一步彰显质量对产业建圈强链的支撑作用。
高位推动 质量强链推进有力
初夏5月,生机盎然。5月27日,市场监管总局质量强链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召开首次会议,市场监管总局党组书记、局长罗文出席并讲话。会议强调,质量强链是贯彻落实中央相关部署,加强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举措,是市场监管总局推进质量工作有力有效有感的具体实践,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强烈的责任担当,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共同推动这项工作取得重大标志性成果。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开展质量强链工作,“高度重视、高位推动”就是“火车头”。去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强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随即市场监管总局党组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出台指导意见,部署开展质量强链工作。特别是在财政部的支持下,设立质量强链专项。此外,市场监管总局还专门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实施项目管理办法,启动实施质量强链十大标志性项目。
此次会议之前的4月28日,市场监管总局召开了质量强链专项项目启动会,通报了质量强链专项项目中标情况,对在集成电路、量子信息等领域启动一批质量强链标志性项目进行部署。
各地同样高度重视质量强链工作,地方党委政府高位推动当地质量强链工作——
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在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指出,质量就是生命,要支持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提高生产效率;广东省省长王伟中多次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部署推进质量强链相关工作。
福建将开展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赋能行动列入福建省委书记周祖翼、福建省政协主席滕佳材共同出席的协商议政会和省政协党组上报省委建议案的重要内容。
浙江把质量强链纳入浙江省委、省政府重点工作,浙江省省长王浩在全省质量大会上部署相关工作,提出围绕打造“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大力推进质量技术联合攻关,大力实施质量强链、质量强企行动,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内蒙古自治区召开全区质量会议,自治区主席王莉霞在会议上提出,要高位推动质量强企强链强县工作。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质量强链工作,善用“有形之手”,强化政策引导、创新支撑和要素保障。
协调联动 质量强链扎实有效
今年年初,有关质量强链工作的重要文件《关于质量基础设施助力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正式出炉。《指导意见》由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5部门共同印发,充分体现了质量强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齐心协力,共同推进。
质量强链涉及方方面面,不仅需要市场监管部门的组织动员,还需要地方政府大力支持,需要各行各业、各个领域群策群力,上下联动、左右互动,以政策为纽带,社会各界、产业上下游共同发力,形成推动质量强链的合力。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市发展改革委、市经信局等部门,以北京市贯彻质量强国战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名义发布实施《关于质量基础设施助力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的实施意见》,围绕查问题、攻难关,强基础、促提升,建机制、重保障3方面部署了11项重点工作,制定了《北京市质量强链联动提升行动方案》。陕西省市场监管局、省发展改革委、省科学技术厅、省工信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6部门联合印发《陕西省质量强企强链强市三年行动方案》,聚焦重点产业全链条,绘制产业链质量攻关图谱。四川省市场监管局、省发展改革委、省经信厅、省科技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质量基础设施助力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行动的通知》,重点围绕四川省六大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聚焦省内重点产业链,深入开展质量强链行动。
截至目前,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都出台了质量强链工作方案,布局推进600多个质量强链项目,1500余家链主企业、11万家链员企业和超2000家赋能机构参与,组建质量技术创新联合体近600个。
在各方协同推进下,一大批“卡脖子”的质量难题相继被攻克。如上海光伏玻璃产业链推动大吨位、薄型化超白压延玻璃的生产,实现4项“世界第一”;航空航天材料产业链链主企业解决了复杂镁合金构件内部缺陷修复合格率低的瓶颈问题,复杂镁合金构件合格率由30%提升至85%以上;黑龙江支持链上企业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首台(套)产品50项,其中,中国一重、哈锅、齐重数控的产品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山东联合国内10余家芯片厂商,完成5大类100余款芯片的验证,助力芯片国产化替代率由8%提升至20%。
创新行动 质量强链成绩有感
素有“中国侨都”美誉的广东省江门市,是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也是海外华侨华人观察广东乃至中国的重要窗口。江门市以智能装备、轨道交通、智能家电、五金卫浴等15条重点产业链作为主引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通过政策制度保障、链主企业培育、链内质量帮扶和质检服务体系“四个抓手”,强化计量、标准、检验检测等质量要素协同,赋能产业链供应链质量全方位升级,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中国侨都”弄潮珠江。
清徐食醋,源远流长。今年以来,根据清徐县区域产业特点和食醋行业发展需求,在山西省市场监管局指导下,太原市市场监管局、清徐县人民政府及方圆标志认证集团山西有限公司以“清徐老陈醋”特色专业镇建设为契机,以清徐县食醋产业提升为目标,以清徐县食醋小微企业为抓手,开展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推动实现“帮扶一家、惠及一批、带动一片”,带动整个食醋产业质量提升,促进省级特色专业镇建设,“中国醋都”华丽蝶变。
和江门、清徐一样,各地根据自身产业发展实际,围绕本地区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确定各地质量强链项目,加强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坚持“一链一策、因链施策”,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质量协同共进、联动提升、聚合发展,系统推进质量强链工作。
在推进质量强链过程中,各地大胆探索创新,涌现出大量具有典型意义的新做法、新经验,推动当地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如重庆推出“六个一”工作法(精心编制“一份方案”、凝心共建“一个平台”、用心建设“一个基地”、尽心建立“一套体系”、暖心组建“一支队伍”和恒心打造“一批标志性成果”),协调推动链主企业发起组建质量强链联盟,着力构建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的“四梁八柱”;湖北出台《湖北省质量促进条例》,对产业链质量升级作出专门部署;广西设立质量发展专项资金,支持质量强链标志性项目整合;新疆逐链组建“三三制”质量联动提升团队,推动形成质量强链实施的强大合力。
如今,各地开展质量强链工作的成效逐渐显现,主要表现为——质量支撑能力明显增强,如青海推进盐湖产业基地标准化体系建设,制定多项国家和行业标准加速产业发展,全年生产钾肥706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77%以上;质量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如浙江省杭州市率先将政府质量奖获奖组织的首席质量官纳入高层次人才分类目录,金华市实现县(市、区)首席质量官工作站全覆盖;一大批产业链质量显著提升,如湖南全力推进工程机械质量强链行动,服务支撑工程机械产业链规上工业企业388家,行业累计培育了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7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9家;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作用显著,如海南产业发展成势提速,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22%;福建以链主带中小、以骨干带配套、以园区聚要素,协同优化链上产业生态,合力攻克光电显示产业关键技术难题,节约质量成本超3亿元。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质量强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各地正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强烈的责任担当,全力推动质量强链落地见效,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助力高质量发展。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徐建华采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