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收集豌豆种质资源108份,通过EMS诱变选育10个优质饲用豌豆新品种(系),培育出优质饲用豌豆新品种“青建1号”,成功解析植株颜色突变的分子机制,为豌豆定向育种奠定理论基础。针对高寒地区生态特点,开展播量、肥料、混播等多因子栽培试验,构建了豌豆高寒地区高效栽培技术体系,较对照干草产量最高增加27.1%、鲜草产量最高增加32.9%、化肥施用量减少10.04%、土壤有机质增加10%、粗蛋白含量增加7.85%。在德令哈、平安、都兰、湟源等地建立饲用豌豆新品种良种繁育基地620亩,栽培技术示范6300亩。项目通过品种、技术、模式创新,在高寒豆科饲草作物的育种与生态栽培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助力提升青藏高原牧区饲草自给率,为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提供了科技支撑。
项目实施期间,申请国家植物新品权1个,编制燕麦和豌豆混播技术规程1项,发表论文4篇,培养硕士研究生3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