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减征车辆购置税等利好政策影响,1-10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零售443.2万辆,同比增长107.5%。临近年底,部分车企为冲击年度销量,采取了降价或者加大折扣力度的策略。降价政策一波接一波,却让很多车主变得更加犹豫:都不敢提车了,生怕错过下一波降价。
年底冲业绩 新能源车企降价促销
近日,作为传统豪华品牌车企之一的奔驰汽车,主动“放下身段”降价促销,优惠力度在5万到20万不等。
在此之前,特斯拉10月底宣布部分车型降价,最高降价幅度达到3.7万元;紧接着在11月8日上线现车限时提车保险补贴方案,11.8-11.30日尾款减免8000元,12月内尾款可减4000元。
10月31日,福特中国电动车事业部官方宣布,福特电马Mustang Mach-E全系售价下调,降幅在2万元至2.8万元。不过,福特中国方面也特别强调,两款车型均为库存车。
另有消息称,小鹏汽车跟进了特斯拉的降价,部分车型减免1.4万-2万元,同时还将推出部分长库龄专项车进行特价额外优惠。尽管小鹏汽车相关负责人回应称只是调整了权益结构,不存在降价的说法,但这一解释也被市场认定为从侧面印证降价举动属实。
此外,华为鸿蒙系统强势加盟的AITO问界也针对部分车型推出价值8000元的保险赠送。
业内人士预计,在特斯拉的一再挤压下,不排除比亚迪、蔚来、理想等车企采取跟进动作。毕竟,特斯拉的盈利能力大幅领先国内造车新势力,如果它执意打价格战,其他车企很难置身事外。
成本上涨竞争激烈 降价换量成必然选择
今年以来,受零部件短缺、供应链受阻等因素影响,车企年销量完成进度有一定的滞后。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三季度,比亚迪已完成79%的全年销售目标,特斯拉还剩40%销售目标未完成,有三成车企年销售目标完成进度低于50%。除了销量压力,不断增长的造车成本也令车企盈利承压。
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日前在2022中国汽车论坛上表示,动力电池价格不断上涨,整车企业苦不堪言,超过整车成本的40%,小的车企是50%多,严重影响产品效益达成,对企业成本构成极大扰动。
生意社数据显示,截至11月15日,电池级碳酸锂较2021年初的5.3万元/吨上涨了10倍。“这也导致长安汽车的不同车型单车成本大概增加0.5万到3.5万元,这些都靠企业自身来研究消化。” 朱华荣说。
“目前,部分车企为了冲击月度交付量,不得不采取降价换量的措施,以保障车企在交付量排行榜中的排名。”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新能源汽车分会秘书长章弘认为,新造车企业重视在资本市场上自身的形象和影响力,提升交付能力与销量已成为新造车企业的必然选择。
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张翔则表示,对于车企来说,销量是眼前的利益,利润是长远的利益。“小鹏、理想等新造车企业目前处于亏损状态,仍需将提高销量作为首要目标。”
天价维修费令人咋舌 行业规范呼声高涨
新能源车车企打折示好,会让犹豫的车主痛快掏腰包了吗?未必,买得起你还得修得起。特斯拉车尾撞坏,定损维修费高达20万元;小鹏P5轻微剐蹭变形,4S店给出19022元的维修报价……屡屡曝出的天价维修费,成为横亘在不少新能源汽车车主心头之石,以至于不少人吐槽:“又被当‘韭菜’割了”,还有人直呼买了一个“电动爹”。此外,售后维权困难等问题,也屡遭网友诟病,消费者对于规范新能源汽车维修和售后的呼声日渐高涨。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还不到10年,售后服务体系更处在起步阶段,一些企业将时间与精力都花在造车、卖车等售前、售中环节,建立健全配套的用户售后服务体系并未得到足够重视。据相关部门介绍,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规范团体标准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计划在今年年底前正式发布。期待随着售后服务的规范健全,新能源汽车消费者的权益将得到更好保护,让车主真正实现选得开心、买得放心、用得安心。
(大众网·海报新闻编辑 曲欣萍 综合央视新闻、人民网、北京日报、中国证券报、潇湘晨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