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思维有三大优势,家长一定要了解,才不会耽误孩子发展!
亲戚家一个孩子今年高考,前两天刚旅游回来,家里开始琢磨她大学选专业的事情了。孩子是文科生,爸妈建议她学会计,她不喜欢,跑过来问我,大学什么专业不需要学数学。
数学是这个孩子的心魔,我是知道的,她从小就不爱学数学,初中高中补课几乎全都是补的数学,但数学成绩就是提不上来。
她爸妈总说她不用功,但她说自己就是不会数学,做过的练习题稍微变换一下,她看到题目就不知道如何下手了,遇到解不开的题,想破脑袋也想不到解题思路。
其实这样的孩子并不少见。
数学是一门很神奇的学科,喜欢数学的孩子学什么都不觉得难,用老师的话说就是“一点就透”;而不喜欢数学的孩子呢,怎么学都不明白。
所以数学这一门课程,也沦为所有课程中最“难”的一门。
为什么不同的孩子之间对待这个问题有这么大的差距呢?
其实,孩子数学成绩的好坏,很大程度上跟孩子是否“入门”有关,也就是是否养成数学思维,学龄前是孩子形成数学概念和培养运算能力最关键的时期。
很多孩子在初学数学的时候就学得很机械,完全没有理解数学到底是一门怎样的科学,而是像学语文一样,通过记忆来掌握数学知识点。
大家最早接触的数学思维应该就是幼儿园学算术了。
幼儿的早期教育,并不意味着提前给孩子教授知识,对于3—6岁敏感期,做好简单的教育启蒙就够了,主要是让孩子感受生活中存在着数学,让孩子对数学有个简单的理解,重点在于培养孩子的数学兴趣。
比如一个幼儿园的老师问孩子们:“我们生活中不要数字,可不可以?”
有的孩子说:“不行呀,没有数字,我怎么按电梯?”
有的孩子说:“那我发烧了,妈妈就不知道体温计的是几度了?”
有的孩子说:“没有了车牌号,我怎么坐公交车呢?”
……
使得孩子对生活中的数字有了很多的体会,而这就是数学思维启蒙的开始,这里的数字不是抽象的、概念性的,而是生活中的,实实在在的,有用而不可或缺的。
数学思维方法
转化思维法,既是一种方法,也是一种思维。转化思维,是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遇到障碍时,通过改变问题的方向,从不同的角度,把问题由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寻求最佳方法,使问题变得更简单、更清晰。
数学存在着一种“梯次掉队”的现象,越往高年级,需要的思维能力就越多,当思维能力不足的时候,孩子掉队是必然的。
拥有数学思维的人,有哪些优势和潜力:
1.能够清晰、有条不紊地表达。比如,你说话是不是很啰嗦、条理不清呢?而逻辑思维能帮你解决这个问题;
2.容易抓住事物的本质,和努力的方向。你是否很努力,却没有多大进步呢?你需要有序思考、规律思考,来提高办事效率;
3.能让你发散思维,变得更有创意。就像玩音乐,只摸清了吉他的五六个和弦,钢琴的几个曲谱,就能从中引申出其他乐理,开始编曲、写歌了。
培养数学思维重要性毋容置疑,可是要学好数学似乎成了许多家长和学生的挥之不去的阴影,靠题海战术真的就能成为数学学霸吗?
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在对我们所学的知识充满着探究欲望,以及极强好奇心时,那么才会激发内心的主动学习性,这才是学好知识的首要条件。
通过相关书籍的阅读,解题,不仅培养孩子浓厚的数学兴趣,还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数学体系,那么在学习数学上必然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