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时节,山河锦绣,大地期待着又一季的丰收。悠悠万事,吃饭为大,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未雨绸缪,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要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粮食生产年年要抓紧”。
确保全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是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之一,也是今年“三农”工作的底线任务之一。全年粮食生产,分为夏粮早稻秋粮三季。目前看,前两季已经丰收到手。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我国夏粮产量2948亿斤,比上年增加28.7亿斤,增长1.0%;早稻总产量562.5亿斤,比2021年增加2.1亿斤,增长0.4%。在全球疫情扩散蔓延、国际环境复杂严峻的形势下,我国夏粮丰收、早稻稳产,为全年粮食丰收奠定了良好基础,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提供了坚实支撑。
再过一段时间,全国秋粮将陆续进入收获期。秋粮产量占全年粮食产量的3/4,是全年粮食生产的大头。稳住秋粮,对于确保全年粮食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意义重大。当前,正值秋熟作物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总体来看,夺取秋粮丰收,既存在有利条件,也面临不小挑战。有利因素在于,今年秋粮播种面积超过13亿亩,比上年有所增加;面积稳了,产量基础就有了。挑战在于,7月下旬以来,南方地区出现1961年以来持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平均强度最大的高温少雨天气,旱情快速发展,农业抗旱减灾形势严峻。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强调:“当前,一些地方遇到严重干旱,要切实做好抗旱工作。”夺取秋粮丰收,依然有一场硬仗要打,容不得丝毫懈怠。
粮食稳产丰产,需要“政策实”“人努力”“天帮忙”。当天公不作美时,惟有更加主动作为,方能迎来丰收。为支持各地做好抗旱救灾、秋粮防灾稳产等工作,财政部紧急通过中央预备费安排农业生产和水利救灾资金100亿元;为精细搞好科学抗灾保秋粮指导服务,农业农村部包省包片工作组和科技小分队深入一线;立足减损就是增产,受灾地区组织群众开展生产自救,最大限度扩大灌溉面积,保障农作物灌溉用水……当前正值粮食生产关键时期,各地区各部门从来之不易的夏粮丰收中汲取抗灾经验、坚定稳产信心,同时坚持底线思维,扎扎实实、环环紧扣做好各项防灾减灾工作。努力提高防灾减灾的精准性、有效性、科学性,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尽量做到重灾区少减产、轻灾区能稳产、无灾区多增产,必将助力全年粮食生产保持稳定。
应当看到,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今后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极端天气可能给我国农业发展和粮食生产带来更加严峻的挑战。近年来,我国农业防灾减灾体系和机制建设取得了明显进展,但短板依然存在。比如,全国有效灌溉面积约占耕地面积的54%,不少农田依然是“望天收”。着眼长远,应从构建农业防灾减灾长效机制、全面提升防灾减灾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等方面着手,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加快培育抗旱性强抗病性好的优良品种等,进一步增强农业和粮食生产应对自然灾害的韧性和适应性。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从“看天吃饭”到“知天而作”的转变,让大国粮仓的根基更坚实,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 人民日报 》( 2022年09月05日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