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稻草深度粉碎均匀抛撒的节氮减排丰产机插技术:针对传统的稻草条带还田下节氮、减排及丰产难协同这一关键技术问题,通过对水稻联合收割机进行改装配套,实现了早稻稻草粉碎均匀抛撒,从根本上破解了稻草焚烧。基于稻草粉碎均匀抛撒技术,集成压草浅旋耕机插、增密减氮、穗肥精施、干湿交替灌溉减排等技术,构建了基于稻草粉碎均匀抛撒的晚稻节氮减排丰产机插技术模式,大幅提高了晚稻田耕作效率,缓解了双季稻生产季节矛盾,提升了稻田培肥效果,实现了节氮、丰产、减排与增效的协同。在湖南、江西等双季稻区示范推广500万亩以上,实现节氮15%-25%,减少甲烷排放量20%-35%,增产4%-8%,周年节本增效180元/亩以上。
基于风险分级分区治理的镉污染农田安全利用技术:以自主研发的多元素高活性硅基钝化剂系列新产品为核心,基于稻田镉污染风险特征构建了以稻米镉为主控因子、土壤-外源-农艺为管控因子的“4类5级”稻田镉污染风险分级体系,并建立了基于空间插值和元胞自动机原理的农田智能分区方法;采用“主控因子确定目标、管控因子优选技术”原则,创建了稻田镉污染风险对症对靶对标精准管控技术体系;并基于产-学-研融合、科-企-社联合的技术研发与示范推广机制,集成机械化作业模式实现了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安全利用类稻田的米镉降低60%以上,达标率≥90%,有力支撑了湖南及周边省份镉污染稻田安全利用的国家行动计划。
稻田绿肥轻简化生产利用技术:该项技术针对湖南传统绿肥生产劳动力需求量大、工作效率低、效果难体现等问题,团队进行了十多年的研发攻关,构建了从绿肥播种到翻压全过程的轻简化生产利用技术体系。主要技术要点包括:采用电动播种机或无人机等机械设备进行绿肥播种、机械收割水稻并留高茬30~40 cm、采用碎土抛撒开沟机进行绿肥稻田开沟、水稻移栽或直播前5~15天就地机械干耕翻压绿肥、保持田面无水或浅水翻压和沤制、水稻季减施氮肥20%-40%。
上述3项技术技术成熟度高,已广泛在湖南及江西、安徽等周边省份进行了大面积推广,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