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创新探索盐碱地综合利用
筛选培育小麦、大豆、水稻、高粱等耐盐碱新品种(系),推广面积800万亩
省政府新闻办6月28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我省盐碱地综合利用工作成效。记者从会上获悉,我省现有盐碱地近900万亩,改造利用潜力很大,是增产增收的“后备粮仓”。近年来,我省坚持“以种适地”同“以地适种”相结合,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科学治理,初步探索出一条具有山东特色的盐碱地综合利用之路。
“推进盐碱地综合利用,是拓展农业生产空间、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抓手。”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滕双兴介绍,2022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7部委批复我省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综合利用试点,试点在东营市具体实施,总规模17.98万亩,可新增耕地3.48万亩、改造提升盐碱耕地11.59万亩,年增产粮食7300万斤。
为规范试点项目实施,我省制定印发了试点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导则、验收规程、后期管护利用办法等3个指导性文件,强化先进技术集成,鼓励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板田”。目前,东营市40个试点片区已有33个开工建设,计划新增耕地3.16万亩、改造提升盐碱耕地9.38万亩,分别占试点总任务的91%、81%。
耕地保护是“国之大者”。近5年来,我省共增加补充耕地指标24.36万亩,其中14.16万亩来源于盐碱地,盐碱地占比达58.13%,为我省守牢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实现耕地总量“三连增”作出了重要贡献。
聚焦生物育种、产能提升、生态化利用等领域,山东加快构建自主创新体系,切实强化科技驱动力。落地了一批高能级平台,盐碱地国创中心总部引进各类专家团队108个,集聚科研人才1000余人。筛选培育小麦、大豆、水稻、高粱等耐盐碱新品种(系),推广面积800万亩,新增经济效益2亿元。围绕盐碱地地力提升与培肥、高效生态共生系统构建等,推广应用科研成果100余项。
同时,我省依托各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实际,坚持宜耕则耕、宜草则草、宜渔则渔、宜林则林,深层次挖掘盐碱地增产潜力。目前,全省涉及盐碱地区域池塘养殖面积约200万亩,水产养殖产量180万吨,渔业产值超470亿元,罗布麻、中国柽柳等强耐盐碱植物种植面积发展到20万亩。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对中小企业和农户的带动作用,加速推进产业模式由单一产品向全产业链转变。强化品牌建设,培育黄河口大闸蟹、黄河口大米等一批在全国叫得响的农产品品牌。
下一步,我省将加快试点工作进度,确保2025年底高质量完成试点任务,同步制订盐碱耕地治理、水资源保障等专项方案,加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快关键技术集成创新,总结推广典型经验,探索不同类型的盐碱地治理模式,到2035年实现新增耕地24万亩、改造提升盐碱耕地410万亩。(记者 刘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