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济南  山东  高仿  机械  包装  负压管道除菌过滤器  合明科技  IGBT清洗  负压除菌过滤器  认证流程 

教人坐高铁的小张火了,钱和烦恼都来了,就背叛“小镇青年”了?

   日期:2023-04-04     来源:每日人物社    作者:匠心计划创作者,鲲鹏计划获奖作者    浏览:2    
核心提示:视频博主@打工仔小张火了。过去两个多月,她在抖音的粉丝从17.8万暴涨至如今的338.4万,全网粉丝更是突破了400万,直奔500万而去
 

 

 

视频博主@打工仔小张火了。过去两个多月,她在抖音的粉丝从17.8万暴涨至如今的338.4万,全网粉丝更是突破了400万,直奔500万而去。

爆红的起点,是她在1月底发布的一条不到4分钟的视频——《小张手把手教你 第一次去高铁站如何坐高铁》。她用朴实的、抖动着的手机镜头,记录下如何进站、安检、取票、刷身份证上车等过程,解答了一些坐高铁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虽然感觉好像没有什么人会要看这个,但是万一呢?万一有人需要呢?”正是这个“万一”的念头,让小张与成千上万“从来没有做过某事”的人相遇。她又开始拍视频,手把手教别人如何去医院挂号看病,如何坐地铁、坐飞机,甚至如何开煤气灶。

关注从四面八方向她涌过来,带来了金钱、名气,和此前没有经历过的烦恼。有人觉得,小张的视频是“拍给小镇青年的生存指南”,一旦她有钱了,能买奢侈品包包、逛豪华车4S店了,就不再是同类。还有人一直提醒她,得抓住来之不易的机会,再往前冲一冲。

小张不这么想。她清醒地认识到,潮水终究会退去,她不想温和地走进那个外界给她编织好的人设壳子里。比起看似触手可及的名利,她更想松弛地做自己。但她同时也明白,自由做选择的前提,或许还是有人给自己托底。

以下是她的讲述。

 

 

 

 

 

文 | 饶桐语

编辑 | 辛野 金匝

运营 | 岩蕊

 

 

爆红之后,我第一次走进

 

 

LV和奔驰店

 

 

现在,我偶尔刷到自己的主页,显示有300多万粉丝,还是觉得有点不可思议——怎么就突然到了这个粉丝量呢?

 

 

见朋友的时候,他们会开玩笑说,诶呀,这次见你感觉不一样了,原来是十几万的小张,现在变成300万的小张了。我会紧张一下,然后马上笑着怼回去:你有病吧?

 

 

我的确感觉到了爆红对我的影响。最明显的是,我的收入井喷了。

 

 

在今年之前,我做了一年半的抖音,每个月的收入跟正常上班差不多,少则四五千,多则一万左右。那会儿在家吃饭,一顿我最多点二十多块钱的外卖,要是点到90块钱,那必须得是过节。

 

 

但发了那条视频(教人坐高铁)后,我的粉丝数开始蹭蹭地往上涨。我记得特别清楚,在那之前关注我的人是17.8万,因为这个数字很久都没动过,但发完一两天就突破了20万——这原本是我2022年的目标。后来50万、100万、200万,非常快。

 

 

▲ 打工仔小张的抖音简介。图 / 抖音截图

 

 

收入也一下子翻了很多番,一个月能赚到之前好几个月的工资。我变了,如果有什么想吃的东西,我不会再像原来一样纠结“怎么那么贵啊”,200块钱的外卖我也点得起了。

 

 

这直接导致,我有了很多不一样的“第一次”。

 

 

比如第一次买LV的包。我以前不买奢侈品,一个包能背很多年,背到特别旧了才换。买大牌包包?我想都没敢往那想,后来一查价格发现,一万多块钱好像也还行,按照我现在的收入来看,没那么高不可攀了,我就想买一个,小小地奖励给自己。

 

 

朋友建议我去实体店看看,但我从来没进去过,有点发怵:一定要去线下买吗?她说,你都没见过真的东西,连它是什么材质、摸上去什么感觉都不知道,一万块就花出去了吗?

 

 

想想也是。于是某个工作日的中午趁朋友午休,我让她带我去买。到了之后我特别震惊,几乎所有的奢侈品店门口全都在排队,我心想,有钱人这么多吗?排队等着进店的时候,我还在心里演习,进去了之后要说什么,是要直接拿起那款一万块的包包就走,还是逛逛。

 

 

我朋友还问,如果柜姐拿了一个超出你预算的包来,你怎么办?我说,假如那个柜姐是我的粉丝,认出我了,就是现场找人借钱,我也要把那个包买下来!(笑)

 

 

像我之前拍的那些视频,不管是坐高铁、去医院还是别的什么,都已经成为我生活中正常的一部分了,我不觉得有什么难的,就算没钱也能坦然面对。但我发现,在奢侈品店里,没钱会让我感到尴尬,很不好意思——或许这种心情,和那些看我的视频,学着第一次去星巴克买咖啡的年轻人一样。

 

 

LV店里还有很多客人在试衣服、试鞋子,像买菜一样买这些东西。但是我不太敢和柜姐说,我不要这个,给我看看别的东西吧。因为我的预算只能买一个包,没有能力再去买别的东西,等着柜姐给我拿包包的时候,我心里有个很小的声音说,这个柜姐会不会觉得我没什么钱?怎么拿了稍微贵一点的东西就不要了?

 

 

结果这一切都没发生,完全是我脑补过度。奢侈品店里,柜姐好忙,客户源源不断,我看上的包,店里也没现货,她们最经常说的一句话是:这款包包全国断货很久了,你买不到。

 

 

还有第一次去4S店买车。我本来打算买一辆大众,想买好久了,结果到了店里,大众的销售问我,你怎么不去看看BBA?

 

 

我一愣,这也是我从来没想过的事情,连店都不敢进。后来我鼓起勇气进了一家奔驰店,又被冲击了一次——大几十万的车,像LV店一样,门口围满了人。在店里溜达了两三圈,每看到一款车的价格,我就要在心里喊一次:好贵啊!我的天哪!我连车都不敢摸,好丢人!

 

 

为了让自己显得不奇怪,我还要给自己换一副面孔,浅装一下——在大众店里,我还是一个普通年轻人,但在奔驰,我专门把笑容的幅度拉下去了,假装是一个严肃且成功的有志青年,在很认真地研究车。

 

 

我这才意识到,经济水平原来真的可以成为一种底气。当我买大众的时候,我做好准备了,感觉就像逛超市一样,但走进奔驰店,我又回到那种局促的状态。因为我心里知道,这个东西我是买不起的,我是够不上的,还是赶紧走吧。

 

 

爆红之后,我“背叛”小镇青年了吗?

 

 

经历了这些,我更理解了那些看我视频的人。

 

 

之前大家爱看我拍的东西,我很开心,因为觉得帮助了大家,告诉大家如何更好地应对“第一次”。尤其是每次我的分享,都能激发出更多有意思的回答。

 

 

比如坐飞机那期,我讲了怎么进机场、怎么托运行李,但我没想到评论区会来一个温馨提示:扎丸子头在安检时会被捏一下哦。于是我回了一句:我的肚子还被抬起来摸了一把。还有人补充了在飞机上如厕的注意事项:冲水时一定不要坐在上面,要站起来,不然吸力太大,屁股容易受伤。

 

 

还有如何去医院挂号看病那期,好多学生朋友共情了,在底下留言——

 

 

“在外面上大学根本不敢生大病受伤,因为根本不会去医院,不知道怎么弄。”

 

 

“因为学校不考,所以不会。”

 

 

“小时候生病都是爸妈带我去的,到现在都没有自己去过医院。”

 

 

……

 

 

我之前只想拍如何寄快递,后来有朋友私信我说,能不能拍一期如何去邮局寄东西,因为家里老人下意识觉得寄东西还是要去邮局。这也是我一开始绝对想象不到的,在物流这么发达的现在,其实还是有老人或者偏远地区的居民,没办法享受到快递的便利。

 

 

▲ 小张《如何坐高铁》的视频评论区。图 / 抖音截图

 

 

我觉得正因为有了这些评论,才让我这个“如何如何”系列的视频变得更丰满。总有一部分人是经历过一些事情的,现在他们作为过来人,愿意给后来者提供一些帮助,不求任何意义或者回报,这种善意是很纯粹的。我不想把这件事上升到使命的高度,我只是碰巧看到了那些尴尬或者迷茫,碰巧发了那些视频而已。

 

 

我觉得,不管是买东西,还是去没去过的地方,或许大家那种未知的感觉、尴尬的心情是一样的,不会因为店里卖的东西不一样,或者去的地方繁荣或偏远,而产生区别。

 

 

但的确红了之后,有些事情在改变。

 

 

前两天,我发了这次去买车的视频。发之前,我猜到可能会有不太好的评论,朋友还劝我别发,“大家肯定要说你变了”。果然,视频刚发出来,评论和“第一次坐高铁、坐地铁”那些很不一样,都在说:小张做网红真挣钱,现在已经可以去看奔驰了,可以全款买大众了。

 

 

也许会有一部分人觉得,我不再是他们的同类了。我从共情小镇青年,一下子跨越到了买车的水平,有“叛变”的感觉。

 

 

我能理解大家对我的想象,觉得我是经济条件很一般的普通人,所以才能发现那些普通人非常尴尬的瞬间。但是,我已经是快30岁的人了,想买车也想了两年了,这本来就在我的人生规划里,跟我有没有当网红,有没有出这一系列视频没有关系。

 

 

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小康家庭。走入社会之后,我慢慢弄清楚一件事:我可以往上努力,够一够到中产,但不会幻想着要大富大贵,再要更多。

 

 

很多博主大火之后,会在某个时间段,拥有很不一样的生活。

 

 

比如我之前去线下出席一些活动,认识了好多大网红。最红的时候,不管是见到品牌方还是别的博主,见到我都会暴风夸赞,“哎哟小张最近可火啦”“小张特别厉害特别会拍”。这种吹捧让我措手不及,我一边表面social,一边在私下跟朋友疯狂发微信,说我不行了,我受不了了,我想找个地方自己待着。

 

 

我是真的觉得,网红的潮水,就是会慢慢退的。就比如现在,来找我的商务少了很多,我也闲下来了。在我还没火的时候,我已经想到了这个事情,它肯定做不长久,如果有一段时间没有爆点,或者找不到办法延长账号的生命周期,可能某一天就彻底凉了。

 

 

有的博主会不适应,担忧、焦虑,但我想,到那一天,最差的情况,我也能拿着这个简历、找份工作上班吧?反正肯定饿不死——我不是一定要吃90块钱外卖的人,我自己在家做饭也可以,回归普普通通的生活也挺好。

 

 

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人设

 

 

火了之后,有很多媒体找我。几乎所有报道都在说,“如何做某事”系列是给那些还没有走出家乡、去往一线城市的小镇年轻人,准备的社会生存指南。

 

 

有一个出版社的编辑老师甚至找到我说,小张,我们这边已经准备好了,你要不要考虑一下,来写一本书?他向我保证,一定能把这本书卖得很好,把我打造成“社会生存学顶流”。

 

 

我的第一反应是惊讶,问他,你是在开玩笑吗?编辑老师立马给我发了他们出版社的代表作,都是一些很有名的大IP。他们也给一些视频博主出过书。我说,你们的很多书我都看过,可有名了,出书的人很厉害,但让我出,那不行。

 

 

我不想被刻意打造成这个人设。最早的时候,我想拍的视频并不是“小镇青年的社会生存指南”,除了拍交通工具这些基本技能,我还想拍很多种第一次——比如,年轻人第一次玩剧本杀,怎么做?第一次吃海底捞,如何点单?第一次去香港旅行,该怎么办?等等。我是觉得,做任何你没有做过的事情之前,都可以参考一下小张的视频。

 

 

甚至,秋天到了,我有可能会去老家拍农田和秋收,这就绝对不是一些人说的“专门给小镇青年看的视频”,对吧?但这才是我想拍的。

 

 

我对我自己的爆红,看得比较现实。我觉得我只是偶然间坐上了这条小船,但现在有一种骑虎难下的感觉,拍摄内容一度变得很局限。我也开始努力挽回,推掉很多电视采访,说我不想要那么“伟光正”的形象,最近更新的时候,也尽可能拍一些日常视频,展现我正常的生活。

 

 

▲ 小张的日常视频截图。图 / 抖音截图

 

 

“如何做某事”系列的数据很好,说明大家有这方面的需求,如果我继续拍这种风格的内容,绝对又能再上一个台阶。如果我签一个MCN公司,他们肯定也希望我以这个形象继续做下去——容易变现,数据也会特别好看。

 

 

但对个人而言,我还是更想做自己,我就是一个拍视频的,不用给我那些额外的身份象征。就比如出书这件事,那位编辑老师真的很努力,已经过去几个星期了,还会继续劝我出书,每次给我发信息就是两页微信,手机往上滑一下才能看到头。

 

 

但他发他的,我拒绝我的——我很明确,我是肯定不会出书的。如果生活在一个自己都不认可的人设壳子里,甚至通过它获得了不属于我的赞誉和金钱,我会过得很痛苦,根本没有做下去的动力。

 

 

不想接受这个人设的另一个原因,是不想给年轻人们灌鸡汤,把跨越阶层这件事简单化。看我视频的很多人,都是高中毕业才去了大城市,我是反过来的,从幼儿园到初中毕业,我都在上海上学,因为没上海户口,高考的时候要回户籍所在地,才回了老家连云港读高中。

 

 

回老家读高中,我适应了很久,都没有调整过来。早上5点多,住校生就起床了,6点多,全班同学坐在一起上早读课,晚上10点半,放学。不说教育资源这些硬件,就单单说大家付出的努力,会几何倍数地高于我在上海的朋友们。我记得,读初中的时候,上海就已经有减负的概念了,学生不允许早上8点之前到校,下午4点就放学。当然,我也不是说上海学生不努力,只是觉得,老家的同学们好像是在用命拼。

 

 

我拼不过,高中三年就摆烂了。我在上海成绩还挺好的,年级排名都是前20名,回老家的第一次月考,学校里面1300个人,我心想,教学内容不一样、强度不一样,估计能考个900名吧,结果成绩一出,倒数100。

 

 

在那个年纪,这是一件很有冲击力的事——我初中的朋友们,成绩还不如我,高考的时候,虽然不都是非常好的学校,但人人都能有大学上。然而,我高中认识的那些朋友们,或许就是人们所说的“小镇做题家”,最努力就是读个二本、三本,已经是非常好的结果了。

 

 

如果我一路都在上海长大,我应该想象不到在老家,有这么一群人的存在,我只会知道,外地的同学上学更困难,但无法真正地跟他们共情。

 

 

而另一方面,这也让我更明确地认清了形势,不同的城市、不同的教育背景,就是会有差距存在,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真正的退路

 

 

我心里好像一直有一条退路。比如去年我头脑一热就辞职。

 

 

我一开始不是做全职博主,而是在一个工作室做剪辑,当时没有想特别远,那份工作也没有特别不开心的地方,我就是对老上班这件事有一点烦,就辞职了。那个时候,我想的退路是,实在不行,我还可以去麦当劳兼职。

 

 

有人觉得我躺平了,或是很松弛,对自己没有特别高的要求,但这又有什么错呢?为什么一定要卷呢?每个周五的傍晚,我都跟对接的商务同学说,周末你就不用回我消息了,等周一上班再回我。但他们的回复永远是,“说是这么说,周末还是要工作的”。

 

 

我也很清楚,真正的退路,或许还是我的父母,他们在为我兜底。大学毕业之后的一两年时间,我都没有工作,一个人在上海的语言学校读书,准备去法国留学,就靠父母给生活费、房租生活,一个月也要花几千块钱。

 

 

但我考了两年,始终没有通过面签。那个时候觉得,自己好像没有办法获得更好的结果,就果断结束备考,投入工作。我爸妈一开始有点不能接受,跟我冷战了两个月,但尽管如此,他们也没有很严厉地责备我,只是断了经济支持,觉得既然工作就要经济独立,我才结束了快乐地做小废物的状态。

 

 

后来我辞职,也跟我妈妈打了电话,半夜聊了两个小时。我说,我真的不想再干下去了,想不明白我上班到底是为了什么——我的薪资不高,在上海,房租、水电、宽带的基本开销,就要5000块,交了社保根本存不下什么,就算靠家里砸锅卖铁凑个首付,我也还不起月供。

 

 

▲ 生活中的小张。

 

 

我们母女俩很少有这么严肃的对话。我妈听完之后,选择支持我,她说,如果真的不开心,先辞职也没有关系。辞职做全职博主那段时间,一个月能有一两条广告,收入比上班更低,大概5000块钱,但社保一个月按照最低缴费也要3000块钱,我交完房租就交不上社保了。

 

 

我妈知道后,立刻给我打钱,她说别的我不管,你自己吃的自己挣,但这个社保不能动,然后就帮我交了四个月的社保。

 

 

用他们的钱,我也不太会不好意思,没有那种啃老的心态。因为他们有我没我,都过得挺好,给我生活费,好像也没有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差,或者说,没有打扰到他们的生活。再加上他们对我的要求也不多,就希望我认真做事,不管是现在做博主,还是原来在麦当劳打工、在别人公司里面上班,他们都觉得没问题,只要你不要半途而废,不要用一种很游戏的心态去混日子,结果不管怎么样,他们都满意。

 

 

拍视频以来,我发现有一段时间,大家特别爱看富二代的视频,看那些很有钱的人怎么生活,也会有人被它们影响,想着自己也一定要去到那样的金字塔顶端,要过那种光芒四射的生活,但我不是很支持这种想法——不是跨越了阶层,才能获得快乐。

 

 

回想起来,大家是不是都有一段热血时期,都会想象,我现在是普通人,但将来一定比你聪明、比你强,我一定能出人头地,一定能够做出一番大事业,随之跨越阶层,财富累积和身份地位就都不一样了。

 

 

但我可能比较现实,很早接受了阶层存在这件事。

 

 

坦然面对自己的人生就是这样,然后你会发现,生活的压力会小很多。我会想,我就是一个普通的人类,或者说,一个只能再活几十年的动物,为什么要把那么多压力,强加到我这个动物身上?

 

 

一旦你放弃结婚和买房,这两个所谓的“人生大事”之后,其实你的生活会很轻松,你没有什么好焦虑的。如果需要车,有一辆车就好,如果需要有住的地方,租房也好,买房也好,都行。让我买个超级大别墅,我会觉得没必要。我对于快乐的定义就是,旅行自由——不追求出行头等舱、住五星酒店,而是想去哪里,都能买一张普通的机票,就两三千块钱,去就去了,然后回家的时候有张床睡。

 

 

我一直很喜欢五月天,有一句歌词,我觉得很符合我到今天为止的心态,“这一生志愿只要平凡快乐,谁说这样不伟大呢”。

 

 

(感谢新榜编辑严文玲对本文的帮助。)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和个人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打赏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鲁ICP备17028834号-2
联系本站 客服QQ群1: 335698955 客服QQ群2:212962348 客服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E-mail:qiduow@163.com
CopyRight 2009-2020 Abc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奇多资讯网 51LA统计
Powered By QIDUOWANG Powered By QINDO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