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物种结构中,狭鳕鱼依然是支柱品种,捕获量达155万吨。此外,太平洋鲱鱼35.96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5.57万吨;大比目鱼和其他比目鱼类5.14万吨,与去年持平;真鳕8.62万吨,也略有增长。
其他渔区表现如下:
· 北方渔区:23.47万吨,其中真鳕12.87万吨,黑线鳕4.18万吨;
· 西部渔区:5.3万吨,以波罗的海鲱鱼和小杂鱼(鳀、鲱、鲦等)为主;
· 亚速-黑海渔区:3.04万吨,同比增加9,300吨,其中凤尾鱼1.26万吨,小杂鱼1.02万吨;
· 伏尔加-里海渔区:5万吨,同比增长1,700吨,以小杂鱼和河口经济鱼类为主;
· 俄罗斯远洋及国际水域:34.85万吨,同比增长10.1%。
在远东最重要的三文鱼产区堪察加,科研人员继续在堪察加河及阿扎巴奇湖设立固定观测点,长期追踪红鲑种群动态。阿扎巴奇湖孕育着亚洲第二大红鲑群体,其种群监测始于1963年。如今,科研人员利用水下水闸与传感器精准记录每一尾洄游个体,并通过鱼鳞样本、水质与浮游生物分析,综合评估其生长环境和资源状态。
俄罗斯科研团队强调,对红鲑等高价值三文鱼种群的监测至关重要。这不仅有助于保障渔业可持续发展,还能确保行业预测与实际资源状态相匹配,为捕捞政策调整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