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强化监督检查。以农村地区食品生产企业、小作坊以及农村集市、食品批发市场、食品销售主体等为重点整治对象,聚焦原料污染、知假造假、欺骗误导消费等问题,严厉打击购买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食用农产品、非法添加食品添加剂、生产销售“三无”食品、“山寨”食品,虚假宣传和违法宣称功能等违法违规行为,目前已立案查处违法案件34起。
加大抽检力度。以粮食加工品、食用植物油、肉制品、乳制品、饮料、酒类、调味品、食用农产品等农村地区消费量大食品为重点品种,以线下中小型超市、农村集贸市场、批发市场、小食杂店、小型餐馆等为重点场所,以线上综合电商平台、直播平台、农产品交易平台等为重点对象,加大食品抽检力度,排查风险隐患。截至目前,已监督抽检126批次,其中不合格食品11批次,已全部开展核查处置。
加强宣传教育。执法过程中向食品经营者普及相关法律法规,引导其落实主体责任,向消费者传授辨别假冒伪劣食品技巧,提升维权意识。通过张贴《致全县食用农产品销售者的一封信》,线上线下发布相关违法违规线索征集公告和提醒告诫信,鼓励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农村食品安全监督,踊跃举报农村假冒伪劣食品违法线索,共同营造安全放心的农村食品消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