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导师而言,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严把“质量关”。研究生的质量控制,理论上是比较复杂的。比如中期考核不过关,就不能进入下一个阶段,需要分流;再比如把关人,理论上也比较多,有院校两级的学术委员会,以及答辩委员会等。但在实际的操作上,最后说“不”的还是导师。为加强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相关部门也加强了对导师与论文的第三方“监管”:外审和抽查。抽查不合格,导师就可能被停止招生。而一旦研究生无法毕业,导学矛盾很容易点燃。
伴随高等教育普及化,研究生招生量也急剧扩大,一部分能力不足,或是不适合读研究生的人也进入了这支大军,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与此同时,就业压力增大,读研对许多学生来说,是“卷学历”之下迫不得已的选择。中国教育在线的一项调查显示,60%的学生明确表示考研就是为了就业,还有相当多的人表示是为了改换专业。
研究生的这一目的与导师形成了严重的错位,尤其是理工科领域。导师希望研究生扎扎实实地做研究,做学问,板凳不坐十年冷,但研究生想的是如何快速毕业。两个截然不同的诉求,常常让研究生与导师发生分歧,尤其是在具体研究方向与题目上。这种情况,就很容易导致导学冲突。
目前,我国有各类研究生导师40余万人,规模庞大,确实存在一些不合格甚至师德师风有问题的导师。一旦遇到能力与人品比较差的导师,对于学生就是一场灾难。这也是在导学矛盾发生时,公众普遍同情学生的根本原因,更容易产生共鸣。
导学冲突不时发生,怎么办?
首先还是建立和完善学生救济机制。因为研究生与导师的悬殊地位,设立更为完善的监督与救济机制是非常重要的。但救济机制说起来容易,建立和实施是很困难的。比如对学术的判断,引进司法是荒唐的,但是,我们又如何判断这不仅仅是一个学术的问题?如何甄别其中的合理性与是非,也导致这种救济很难适时发挥作用。
其次,要建立完善的研究生退出机制。必须承认一些人不适合读研究生,或者一些学生没有好好做研究,无法达到毕业要求,怎么办?理论上当然是严把质量关,不能毕业就不能毕业。但在目前的国情文化下,不予毕业实施起来困难很大。研究生退出机制正在完善中,除了中期考核,博士转硕士等原有的机制,恐怕还需要考虑硕士的间接退出机制与标准。
读研有风险。为什么要读研究生?一些同学需要明白,学习好并不等于适合读研究生,一些学生可能真的不适合读研究生,更不是熬3年就理所当然给一个毕业证的。天底下本就没有那么容易混的硕士,尤其是博士。
最后,在积极保护学生权益的同时,也需要注意对导师的保护。如果导师因为坚持质量的把关,导致学生无法毕业,并因此出现导学矛盾,甚至引发极端问题时,面对公众舆论,导师瞬间就从绝对的强势地位转换为弱势人群。舆论对导师的无端指责、围攻往往会形成寒蝉效应,让更多老师放弃研究生质量管控上的重要一关。
(作者系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陈志文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