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鲁总统首次访华惊呼“高铁好快”,还有多国政要都夸过“中国速度”
6月25日,秘鲁总统博鲁阿尔特开启了就任以来的首次访华之旅。当天傍晚,博鲁阿尔特搭乘中国高铁由香港西九龙站抵达深圳福田站。
一下高铁,博鲁阿尔特就向周围人感叹道:“中国高铁好快,这么快我们就到了”。快速、安全、舒适的中国高铁又一次让外国领导人点赞,网友们纷纷刷屏“中国高铁名片,绝非浪得虚名”。
从2008年中国进入高铁时代到现在,十六年间中国高铁发展迅速,被称为中国对外的“新名片”之一。不少外国政要到访中国时,都选择乘坐中国高铁、感受中国速度。“太快了”“没有任何颠簸”“非常舒服”是这些外国政要最为经典的评价。
俄罗斯总统普京:坐火车有种浪漫的感觉
2018年6月8日,俄罗斯总统普京搭乘中国高铁前往天津,出席中俄友好交流活动。央视的视频画面上,高铁在快速奔驰,车速很快就达到了每小时300公里,普京看着窗外的景色很感慨,说坐火车总有一种浪漫的感觉。
新加坡前总理李显龙:方便、平稳、舒服
2017年9月19日至21日,时任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应邀对中国进行了正式访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分享了自己在中国两次乘坐高铁的经历。一次是从长沙到武汉,一个多小时就到了;第二次是从广州到深圳,不到一个小时就到了,“非常方便,很平稳,很舒服”。
李显龙还肯定了中国在高铁建设领域的经验和技术。他说,中国国内的高铁网络有几万公里,科技很先进,并且运营的经验也很丰富。中国高铁拿下多个世界之“最”。
巴基斯坦前总理谢里夫:希望在巴建高铁
2013年7月,当时刚就任巴基斯坦总理一个月的谢里夫,将海外的第一次访问选在了中国。访华期间,高铁、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是他最感兴趣的地方。在当年的7月4日体验了北京地铁后,7月6日,谢里夫乘坐京沪高铁从北京前往上海,亲身体验中国高铁的建设成果。
谢里夫说,坐一坐北京到上海的高铁,想想怎样推动巴基斯坦第一大城市卡拉奇到西北部城市白沙瓦之间的高铁建设,希望能够缓解巴基斯坦铁路运输几近瘫痪的窘境。
泰国前总理巴育:我喜欢很快的速度
2014年12月23日,在中国访问的时任泰国总理巴育参观了全国铁路调度指挥中心,并体验了京津城际列车。
当天上午,巴育在北京南站搭乘京津城际列车,随行的有他的夫人和多位政府官员。巴育和夫人在车厢坐定后,中方的工作人员向他介绍了中国铁路建设、运营和安全保障状况。列车时速达到306公里时,中方陪同人员邀请巴育看显示屏。“丝毫没有感觉,以为还挺慢,结果已经很快了。”巴育说,“我喜欢很快的速度。”
16国政要受邀同乘高铁:既舒适又安全
2015年11月25日,来华出席第四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的中东欧16个国家的领导人共同乘坐从苏州北站到上海虹桥站的高铁。
为了能让外国政要切身体验中国高铁的细节,他们乘坐的是普通高铁商务座。在车上,16国领导人认真听取中国高铁建设发展以及相关装备设计和性能等情况。
从苏州到上海,约100公里的距离,最高时速达到307公里,22分钟安全抵达。众多政要一路感叹不停,“既舒适又安全”。
除了以上提及的外国政要,斯里兰卡前总统西里塞纳、美国前加州州长布朗等在乘坐中国高铁后也都纷纷感叹中国高铁的快速、舒适和方便。
2023年,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还曾大谈在中国乘坐高铁的美好体验,并借机展开公共外交,赞美中国高铁,获得了中国民众的正面回应。
中国铁路基建走向海外
中国高铁在国内好评如潮的同时,也正在不断地走向世界,许多其他国家纷纷与中国合作,共同建设大型项目。
此次访华的秘鲁总统博鲁阿尔特就对中国的基建颇为关注。就在12天前,她还专门出席了中国投资建筑的秘鲁钱凯港首批港机设备到港仪式。当时,博鲁阿尔特盛赞,首批港机设备到港是钱凯港项目建设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目前,中方建设的巴西—秘鲁“两洋铁路”正在稳步推进当中,该铁路也是中拉合作的重点项目。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国和秘鲁建有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建交半个多世纪以来,中秘关系始终稳步向前发展,各领域合作取得丰硕成果,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此外,记者注意到,中国高铁在印尼、沙特也广受好评。
2023年10月,中国—印度尼西亚合建的雅万高铁正式启用。时任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表示,雅万高铁是印尼和东南亚第一条高速铁路,时速可达350公里,是印尼运输业进一步现代化的标志。佐科说,雅万高铁所使用的技术、达到的速度等对印尼民众来说都是“崭新的”。
2018年,沙特的麦麦高铁开通,这是沙特境内唯一一条高铁铁路,全程450公里,途经红海港口吉达、拉比格、阿卜杜拉国王经济城,最高时速可达330km/h。麦麦高铁由中铁十八局承建,高铁本身也是由中国制造,克服了沙漠地貌、高温天气、缺乏相关技术工等等问题。其中,由中国企业负责修建的麦加车站特大桥,作为麦麦高铁最重要的工程之一,成为了世界最长的高速铁路桥梁。中国制造再一次给世界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极目新闻综合新华社、央视新闻、中国一带一路网、国资小新、澎湃新闻、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