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仁和区构建“1+4+16”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新模式
时间:2024-09-11 09:26 来源:攀枝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微信号
今年以来,攀枝花市仁和区市场监管局坚持“点、线、面”相结合,构建“1+4+16”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新模式,设置智慧展示窗口,打造“仁小哥”“小卫士”“吹哨人”“新农人”等志愿服务品牌,设立“食安共享驿站”,充分拓展社会共治渠道,积极动员社会各方力量齐抓共管,有效打通食品安全宣传教育、社会监督、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点”上提效能,设置1批智慧展示窗口
依托“食安花城”、学校“互联网+明厨亮灶”等智慧监管平台,在仁和市场监管所、大河中路市场监管所、国潮风情街等地段设置智慧监管展示屏,实时向社会公众展示商圈内食品经营单位后厨情况,发布食品经营单位“红黑榜”,播放食品安全科普宣传视频和食品安全风险提示等内容,推动食品经营者自觉从“要我规范”向“我要规范”转变。同时,执法人员可通过手机显示屏实时查看辖区食品经营单位经营状况及行为规范,对餐饮单位的不规范操作进行远程喊话告诫,实现非现场监管的“云端检查”,目前全区1600余家食品经营单位纳入智慧监管范围。
“线”上广宣传,打造4个志愿服务品牌
一是外卖“仁小哥”义“骑”护食安。在全市率先聘请5名外卖骑手担任食品安全义务监督员,引导他们成为信息收集员、违法举报员、志愿服务员、食安科普员,发挥“移动探头”作用,对日常送餐中发现的食品安全轻微问题及时向商家反馈并报告给外卖平台,涉及严重食品安全问题和线索及时报告市场监管部门核查处置。
二是食安“小卫士”监督“校园餐”。组建食品安全志愿服务学校大队,开展“小手拉大手”志愿服务20余次,组织中小学生参观学校食堂后厨,解密一道美味的饭菜从加工到端上餐盘的每一个关卡。邀请50名大学生志愿者对“你点我查”“你点我检”公众票选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全程参与执法人员的现场检查监督。
三是企业“吹哨人”织密“安全网”。组建18名食品生产企业“吹哨人”队伍,鼓励食品生产企业、小作坊内部人员向本单位、本行业开展食安普法宣传,监督本企业、本行业,主动举报食品安全违法行为,规范食品生产加工过程及品质管控。
四是基层“新农人”宣传出实招。组建“新农人”食安志愿服务小分队,在桃花节、姊妹节、火把节等传统民俗及区域特色节假日,运用新媒体传播食安科普知识、引导安全消费习惯。目前全区志愿服务总时长达8743.7小时,服务20余万人次,仁和镇总发村包保干部刘志鹏运用视频号“志鹏老撕”制作宣传野生菌中毒防控知识,浏览量达2万多人次,粉丝1万余名。
“面”上聚合力,设立16个食安共享驿站
将食品安全工作融入到全市发展阳光康养产业及培育城市商圈、特色街区的城市定位,选取部分网红商圈、繁华商业街及康养场所设置16个“食安共享驿站”,作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开设“食品安全”共学课堂、培训基层治理网格员、宣传食品安全知识的有效载体,全面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目前共组织辖区食品从业人员、市场监管执法人员、属地包保干部开展食安大讲堂及分享交流会16期,培训包保干部、从业人员1545人次;开展“慧眼辨识保健品”、志愿者在“烟火仁和”“创建食安示范城 乐享食安新仁和”等志愿服务活动40余场次,发放宣传物料15余万份及“你点我检”调查问卷200余份,让食品安全科普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为“烟火仁和”注入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新动能”